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活动的工作部署,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与党同心同行,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与实践本领,法学院于寒假期间动员和组织广大学生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心系故土家园,家乡发展有我
让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居民记住乡愁”,我院学生紧跟总书记近年来对于“乡愁”的反复重申,主动走出教室,走下基层,走回家乡,扎根中国大地,体察社情国情,在切身实践中体悟城乡的发展变化。我院多名学生在寒假期间参与了家乡调研与推介活动,刘怡乐同学以负责人身份带领团队参与美丽乡愁公益团队主办的“涟漪行动”,开展家园文化调研,提交国情观察报告;鹿家桢同学长期通过社交媒体记录、宣传家乡,以赤子之心见证家园发展的足迹,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于家乡的拳拳深情。
关注脱贫攻坚,基层实践有我
在这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历史关头,我院学生回望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主动思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我院马晴曼、周冰妍、浦馨洋、马星烁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陇南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陇南脱贫攻坚模式,许多同学也都积极参与关于歌颂脱贫攻坚优秀影剧的讨论,多方面了解“为什么”扶贫的中国情怀、“怎么样”扶贫的中国担当、“凭什么”打赢攻坚战的中国智慧。
投身疫情防控,全民战疫有我
2021年寒假伊始,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法学院建立疫情防控台账及时更新机制,有学院领导老师的叮嘱、关怀陪伴同学们共克时艰。法学院师生严格遵守各地防疫政策,积极投身社区的疫情防控,我院高琳卿同学创作了写给石家庄的抗疫歌曲,杨艳楠同学同为石家庄人,协助组织小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侯驿达等同学也都纷纷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团队,为构建全民抗疫的坚强壁垒贡献自己的力量。
聆听红色故事,初心传承有我
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知史所以明鉴,有信方能行远。我院学生踊跃参与“我听亲人讲‘四史’”主题征文活动,斯琴、蹇雨珂、阿力扎提等同学都向学院报送了优秀的作品,在走近家人、师长亲身经历的“四史”的过程中,他们有的看到了跨越祖孙三辈的国家变迁、代际传递的富强之梦,有的听到了上世纪内地数百万人员献身支援新疆发展事业、促进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有的知晓了西部油田工人艰苦奋斗的过往,也有的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百年,百年如一的使命与坚守。同学们还利用假期时间,参观了家乡大量红色遗址,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实地走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只是起点,道路负重致远,初心风雨如磐。今年也是北外建校80周年,法学教育25周年,法学院始终秉承北外的良好风貌,时刻铭记我校为党而生、与党同行的光荣使命。本学期,法学院也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建党百年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努力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杰出法律人才,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北外八十周年校庆献礼。